喀贊其民俗旅遊區 / 春色。北疆
27 May, 2018.
旅行中總是充滿變數
時間與交通上出了狀況
都能來個大洗牌
原不在
計劃裡的這個景點
就是這麼換來的...
#1 「喀贊」是維吾爾語鍋的意思,「其」是指從事制鍋售鍋行業的人
這裡曾是伊犁州民族手工藝品製作銷售中心。
喀贊其民俗旅遊區分布著歐式建築、中西風格相結合的建築
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以及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民居等
各式建築在這裡完美體現,保持了較為完整的傳統風貌與格局
有「民居博物館」之稱。
#2 乘坐「哈迪克」(馬車),徜徉在門之藍和牆之白
#3 喀贊其位於伊寧市東南方向,面積約22.9平方公里核心區12.8平方公里,人口近10萬。
因為多民族長期聚集的歷史文化背景
這裡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優秀傳統文化。
#4 這枚小鮮肉 一直悠哉地... 騎在馬車後面撩的貓 好想跳車
#5 雖說是民居博物館 居民的日常生活也是出現在街道上
#6 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大型原生態人文景區
#7 除了維吾爾族外 還有回族、烏孜別克族、哈薩克族等共同聚居在此地
#8
#9
#10
#11
#12
#13
#14
#15 熱情的小朋友們 在跟我們打招呼
#16
#17
#18
#19
#20
#21 這個小美女 很有明星架勢, 二個小弟弟 是雙包胎嗎 ?
#22 小帥哥 在我拍完照之後 好靈活地跳上馬車 在我旁邊坐了一會兒才走
#23
#24
#25
#26 磚雕
#27 日照充足 玫瑰開的豔麗異常
#28
#29 葡萄藤架 也是家家戶戶必備
#30 廚房
#31 葡萄花 ?
#32
#33 琳瑯滿目工藝品
#34 這個水果籃 一拉變立體可以裝東西 不用時是平面 神奇又絕妙的工藝設計
#35 趁著大家在採買 貓四處溜溜
#36
#37
#38 跟我一樣在溜轉的寶方 來個對拍
#39
#40 右下角金色罩盅 是裝囊餅用
#41
#42
#43 參觀的是不同部族的房子 不過~ 貓已經忘記誰屬於誰啦... 真糟糕
#44 可以確定的是都很有特色且迷人
#45
#46
#47 迷你蘋果 多數人家門口 種植的是果樹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它是一座「活」的舊城,在這裡能真實地看到少數民族的生活樣貌
#56
#57 沒有遇上哈密瓜的產季 (造訪當時 盛產的是香梨, 香甜多汁哩)
#58
#59
#60
#61 小王子的玫瑰 來這裡的話 肯定要不開心
#62
#63
#64 看表演 還有冰淇淋吃
#65
#66
#67
#68
#69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好多貓愛的元素, 竟然乖乖的看表演 沒四處溜
#80
#81
#82 表演在這裡看 (果然~要拍下來才記得... "吐達洪巴依大院"
1929年年,商人吐達洪巴依由吉爾吉斯回國後
選擇了各種條件優越的伊寧市定居。
由於吐達洪巴依本身就是一名出色的建築師,
為了建造自己滿意的居所,當時他匯集了來自全疆各地的建築精英。
因為整個建築規模宏大,全部工程歷時三年才竣工。
建成後的吐達洪巴依大院大約佔地2000平方米,
整體建築風格融合了塔塔爾,俄羅斯,維吾爾,漢等多個民族建築風格是中國境內目前保存比較完整規模最大的一座塔塔爾族民居。
深入認識關於這座宅第 → http://xj.ts.cn/2013-02/16/content_7793312.htm
"巴依"(bay)是源自於突厥語的一個漢語譯詞
為突厥語民族所共用, 語意為“富裕的”
蒙古語為“bayan"(巴彥)。
詞語衍生出的意義為“貴人,老爺,達官貴人。”
#83
#84
#85 新疆的囊餅種類形狀口味 多的不得了
饢 也譯為南餅,是一種起源於波斯的發酵麵餅
是伊朗、中亞和南亞許多民族以及中國西部一些民族的主食之一
在伊朗、中亞和南亞移民的影響下
饢也傳到了阿拉伯海灣地區、歐洲和北美。
饢的製作方法是將麵團和好發酵後在特製的饢坑中烤製而成。
具體形狀因地域和民族習慣而不同
有擀制的麵餅,有盤起成半球狀的麵團
也有直接拿手拉拽成長面片的
由於可以存放很長時間不壞,可以作為便攜乾糧。
#86 來到午飯的餐館
#87 師傅們正在製作的是羊肉包子
#87-1 這是用蒸的, 另一種是烤的
#88 羊肉手抓飯
抓飯一詞源自於梵文「pulāka」,被中譯為「抓飯」,
可能因為吃抓飯的民族多數直接以手取食而得名。
新疆維吾爾族傳統視抓飯為上等美食,
每逢節日、婚嫁喪禮各種宴席,抓飯都是必備的宴客料理,
隨著社會現代化,手抓飯快餐已遍佈新疆的大街小巷。
維吾爾手抓飯的原料很簡單,
主要材料有羊肉、紅蘿蔔、洋蔥、葡萄乾或杏乾、米及鹽。
集合五穀、肉類、蔬菜和水果,營養均勻。
#89
#89-1 這盤羊肉手抓飯好好吃 放在裡面的紅蘿蔔比羊肉更好吃
#89-2 烤羊肉串也美味
#89-3 不吃羊肉的人得到蕃茄拌麵 ( 這盤麵一樣讓人食指大動 )
新疆拌面俗稱 拉條子 製作時不用擀、壓的方法而直接用手拉製成
加入了各種蔬菜和牛羊肉,是新疆各族群眾都喜歡的一種大眾麵食
特別是維吾爾族和回族等民族的拉條子別有一番風味。
不吃羊肉的貓, 倒是在這趟旅行中 把這一輩子的羊肉都給吃了
不得不說新疆人真厲害... 竟然可以把貓害怕的羊騷味變不見
雖然也曾聽聞羊的騷味來自品種,
亦或該說 : 新疆的好山好水 蘊育出優質純淨的羊兒
哈哈~ 怎麼忽然好像在拍廣告
#90 還是囊餅
#91
#92
#93 一條街 販售各式各樣商品
#94
#95
#96 新疆不產草莓喔~ 都是從千里之外運來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逛完這裡 新疆的行程 也算是結束了 接下來要去搭飛機囉~
停留時間不多, 這裡應該也是可以悠閒漫步
感受在地人文風情的好地方
還好有來, 也再次感謝龍頭與小姜絕妙的安排
#伊寧
#喀贊其民俗旅遊區
#北疆行
18~28-5-2018
-
24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