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囒山步道
18 Sep, 2016.
自從知道有個地方
能夠看到
不同角度的日月潭
就一直想造訪
無奈遲遲拐不到人
同行
這天 終於有朋友願意帶貓去
即使天氣不很優 還是勇敢上山...
猫囒山步道登山口, 位於明潭國中旁(21道 63公里處), 全長約4.6公里
#1 這天~ 貓很幸運 茶葉改良場道路 沒有封閉
直接開車進入 (中山路270巷, 馥麗飯店旁)
一路開到這個牌子附近, 才停車步行
#2 阿薩姆紅茶步道行道樹是大葉種紅茶
緬甸大葉種與台灣野生山茶雜交,選育出適製紅茶的優良品種,
並命名為台茶18號
#3 因為茶改場在此的原故吧 ? 放眼所及皆為茶樹居多
#4 茶花
#5 路旁的樹上掛著開放中的鄧伯花
#6 更遠的山坡上 已有變色的樹木 宣告著秋的訊息
#7 青箱是這紫色花的名字
#8
#9
#10 步道應該算從這兒開始吧
倒塌的竹 像是路障一樣, 也不知道階梯通往何處...
隨指標方向繼續走柏油路
#11 除了茶還是茶 ^_^
#12
#13 好多竹蜻蜓
#14
#15
#16 茶園與蓄水池
#17
#18 台灣欒樹變紅了
#19
#20 目前為止都是這樣平緩的路
#21
#22
#23 來到茶改場前, 聽說不對外開放 就沒有往上走
有興趣看茶廠的朋友, 建議去參觀 "日月老茶場" 是個很漂亮的地方喔~
#24 技師新井耕吉郎紀念碑
日治時期引進錫蘭紅茶於魚池鄉種植改良,奠定了貓囒山茶改場之基礎
也開啟了台灣紅茶產業的台灣紅茶之父
日治時代是在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平鎮茶業試驗支所工作
早在魚池紅茶試驗支所成立前, 新井就參與茶園新址、
土壤評定,以及試驗支所的選址工作
而二戰結束後,俗稱「灣生」的女兒櫻井玲子也跟著日方撤退
新井則選擇留下,成為最後一任日籍支所長。
#25
#26
#27 入口在茶改場對面, 有一小段階梯要走
#28
#29 在樓梯上拍茶廠建築物
#30
#31
#32 感覺跟日月老茶場頗相似
#33
#34 俯視茶園
#35
#36
#37
#38 上走完階梯有一小段碎石路, 轉彎就出現這個美景
#39 一地的紅葉
#40 這段路 種的全是錫蘭橄欖
#41
#42 等深秋再來 看傳說中的鋪滿紅葉
#43 如果... 還拐的到司機的話
#44
#45 看到地圖上的第一個觀景台
#46
#47 這兒有條岔路 貓沒走 因為不知道會通往哪兒
#48
#49
#50
#51
#52 幾乎走到這裡的人 都會被眼前的景象震懾
#53 或許~ 下次來可以走過去看看
#54 一段不很長的路
#55 因為紅葉 逗留好久
#56
#57 越走越高 看到的茶園也越來越多
#58
#59
#60
#61
#62
#63
#64 看到日月潭一角了
#65 一池的碧綠
#66 文武廟 和 熱氣球 (活動應該已經結束) 場地
一開始被停機坪吸引
#67 雲霧撩繞
#68 層層疊翠
#69 台灣阿薩姆紅茶的重要生產區
#70
#71
#72
#73
#74 地上的心 是誰留下 ?
#75
#76
#77
#78
#79 終於 走到觀景台
#80
#81 蝴蝶還不少
#82 熟悉的景點不同視角~ 慈恩塔 & 玄奘寺
#83 伊達邵碼頭廣場
#84 杉林區
#85
#86 標示牌寫著 : 此處也是看日月潭日出的點
似乎沒看過有人在這兒拍
#87
#88
#89
#90
#91 連著二個颱風的關係吧 ? 地上全是殘枝與落葉
#92 杉木在開花
#93 球果也不少
#94 來到第三個景觀台
#95 高度更上昇 視野越發開闊
#96
#97
#98
#99 茶園裡的小屋
#100 又吸引貓拍好多張
#100
#101
#102
#103 感覺好像闖入原始森林
#104 有蟲鳴鳥聲 走起來身心皆舒暢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第四個觀景台
#114 藍天白雲稍為露臉
#115
#116 感覺轉角會蹦出 山中小精靈
#117 假裝在纜車上
#118 這種蕨類 尺寸好大
#119 走走拍拍 似乎用了平常人二倍以上的時間
#120 終於快到達終點... 真難為同行友人
#121 追著蜻蜓的視線 往天空看
#122 看到了奇觀
#123 上百 (千?) 隻老鷹在高空盤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