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禪寺
19 Apr, 2016.
認識這個禪寺
是看別人來拍白荷花
走國三號路過
也都看到這座建築
殊不知 二者是同一處
這天~ 剛好在附近 順路造訪
#1 走國道三號時,在遠處山腰上會看到有棟顯眼灰色寺廟建築
#2 一直不知道那就是白毫禪寺
#3 座落於南投含光山上, 前面是已經拆除的名間收費站
#4 寺前面有一座醒鐘, 可以撞鐘許願...
旁邊有說明程序, 看了半天有看沒懂 (還有指定的經文要唸 >_<) 作罷, 其實也就只是想聽鐘聲而已
那年在寒山寺, 交五圓人民幣, 可以撞三下鐘... 單純許多
#5 逗留期間 也沒有人來撞鐘, 大家都只是靜靜的 坐著看風景
#6
#7
#8 能見度有點差
#9
#10 在鐘樓望向 主建築物和多寶如來塔
#11 剛剛上山來的路
#12 鐘樓的視野非常好, 可以看到國道三號、八卦山脈,
#13 留到傍晚 還能賞夕
#14 山腰一片翠綠
#15
#16 回主建築物去
#17
#18 踏上鐘樓步道前會先看到它
#19 線條優美 氣勢雄偉的一隻獅子
#20 看看這肌肉的表現 彷彿要一躍而上
#21 中庭有三間分開的木造風格建築
分別恭奉,千手觀音,地藏王菩薩,彌勒佛,韋陀,四大天王
#22 上大殿的台階旁的石獅子 又是另一種風格 古樸之餘又帶點華麗
#23 上樓
#24 喜歡大殿的天花板 像似在宇宙的浩瀚之中
#25 跟傳統的大殿 完全不同
#26 『不讀法華,不知佛家之高貴』
『不禮拜白毫禪寺之大雄寶殿,不能體會法華世界諸菩薩之親切』
白毫禪寺的大雄寶殿是法華經的立體呈現,也可以說是一部最生動活潑的法華教材。
在法華經裡的菩薩特別多,而每一位菩薩特質都是在詮釋人性的光輝與美德。
尤其是經中佛與菩薩間親切的對話,總讓人感覺到佛菩薩就在你我的日常生活之中。
#27 繞到後面
#28 是座 園林式中庭
#29 石燈上的倒爬獅 很吸睛
#30 朋友們~ 還記得倒爬獅的意義為何嗎 ??
倒爬獅有警示的意味
#31 走上山石後的小徑
#32 假山、小橋、流水 頗有意趣
#33 玩賞之間 上了一層樓
#34 中間是螺旋梯
#35 通向另一半的庭園
#36
#37 二邊的造景不同
#38 每座石燈 也都不同
#39 曲徑通幽
#40
#41 繞一圈 又回到大殿
#42
#43 部份樓層沒有開放 請留意別亂闖喔
#44
#45
#46 主塔 : 多寶如來塔,供奉多寶如來佛,藥師佛...
#47
#48
#49
#50
#51
#52
#53 上到這層 可以看的更遠 可惜能見度依然不佳
#54 聽說~ 還有一個美麗的圖書館 (藏書閣)
#55 上下遍尋不著
#56 倒是順手收集了 這禪寺的美麗瓦當
#57 簡約的仿唐建築群 灰白配色 讓人覺得舒服而寧靜
#58 原來~ 圖書館 (藏書閣) 躲在多寶如來塔裡面 >_< 方才過門而不知
#59 二樓
#60
#61
#62 三樓 往二樓看
#63
#64 頂樓 (西方三聖殿內 充滿著極樂世界的清淨 )
#65 跟一般的供佛堂 很不同... 貓覺得像是在美術館一般
#66 阿彌陀佛在過去未成佛前, 聽到各式各樣不同的淨土, 於是發了大願
要實現一個最清淨圓滿的淨土, 以攝受無量無邊的苦難眾生
這樣的淨土要義是從利益眾生而莊嚴所成。不是從自己想安樂而來的
#67
#68
#69
#70
#71
#72 俯視一樓
#73 一樓 (藥師殿)
#74 入內需脫鞋, 勿喧嘩
#75 下樓又繞了一次庭園
#76
#77
#78 認識這個禪寺 是看別人都來拍白荷花, 造訪當時並非季節
#79 整體建築以灰色為主調
據開山法師釋禪心大師父說 : 是不用極端的色彩來刺激走入寺內的有情眾生
#80 從柔和的灰色調中,讓每位從紅塵來的人,
#81 不知不覺中,放下心中雜染欲望。
#82 白毫禪寺是生命的美學,那花開、花落的蓮朵泥池
那瀰漫四處的桂花飄香;那汗珠低落的大寮義工
#83 那祈求即現的觀音菩薩, 那善盡職責的四大天王;
那願力無窮的地藏菩薩。
#84 如果我們能切實實踐這一幕幕的聖境
這裡就是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
#85 這裡就是藥師如來的琉璃淨土, 這裡更是實踐未來彌勒佛的人間淨土
#86 禪寺廣場前有三座清雅的木造佛殿, 此為左側大悲殿
#87 右側大願殿
禪寺廣場前有三座清雅的木造佛殿,有迎賓、發願、養慈悲之意。
#88 菩薩的悲願 人道的休息站 你我的心靈之家
給痛苦無助的心 迷惘勞累的心 受傷悲痛的心 猶豫不安的心
一個休息的地方
藉由暮鼓晨鐘的啟示 求悟一顆定靜的心
再踏上旅程重新出發 追求圓滿的人生
白毫禪寺
開放時間
早上08:00至晚上18:00
地址
南投縣名間鄉萬丹村山腳巷74-1號
禪寺網站 ( 文中部份文字, 轉載自此網站 )
http://baihoutemple.blogspot.tw/
-
0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