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集喜室
07 Oct, 2015.
探訪鹿港的街屋內部
一直是貓的夢想
終於~
在這兒完成心願
老屋內
有書、有茶、有甜點
最重要是老闆的熱情
真是個浪費生命的好地方 ...

#2 結果~ 朋友剛好又很忙...

#3 那~ 就找個地方等你忙完 ^_^

#4 來這兒~ 其實也在計劃之內

#5 進到屋內... 一邊跟老闆說話, 手也沒停

#6 熟悉鹿港的貓... 竟然不可思議的小迷路 才到達

#7 當然要先上樓井來... 喝杯冷泡茶 消消熱氣

#8 坐在樓井旁的位置 往下看

#9

#10 蛋糕下 還細心的用黃槿的葉子襯底

吃完蛋糕還有一片心型葉子出現, 多麼的驚喜呀 ^_^
#11 部份區域未開放, 未經同意 請勿亂闖喔

#12 鄰居的鐵花窗

#13 二樓往外面的屋簷群... 正在慢慢消失中 >_<

#14 除了我~ 還有另一個客人, 抱歉 用快門聲一直吵你看書

#15 一樓是二手書店, 當然也有新書販售

#16 這個檯燈貓也曾經有過一個

#17

#18 陽光灑進來... 剛好曬曬書

#19

#20

#21 部份區域未開放, 未經同意 請勿亂闖喔

#22

#23

#24

#25

#26 老闆非常善用植物、蔬菜、水果 來增加空間的自然感

#27

#28 鄰居的老屋 形式很特殊

#29

#30

#31

#32

#33

#34 後來~ 才驚覺 這兒也是坐位區, 一度還坐在桌子上拍照... 失禮了

#35

#36 樓梯蠻陡的 上下請小心

#37

#38

#39

#40 找一本書 坐下來, 一個下午就這麼過去了

好啦~ 貓承認, 停留期間, 都在拍照居多... 書只看二本

#41 二樓玩過癮

#42 下一樓來

#43

#44

#45 老闆還開燈讓我拍

#46 貓又在通舖的坐位區 玩了起來

#47 好喝的冷泡茶 又要了一杯

#48 這是等等要去的客廳區

#49 天井區

#50

#51

#52

#53

#54

#55 老窗框的新生命

#56

#57

#58

#59 許多舊物都在老闆的巧手下... 復活

#60

#61

#62

#63

#64 廚房

#65 洋蔥除了好吃 當擺飾也好看

#66

#67 後院

#68 洗手間在腳踏車旁邊

#69

#70

#71

#72 後院最特別的地方 就屬此處

#73 原本是防空洞的地方

#74 有鞦韆可以盪... 問老闆怎會有此妙想 ?

老闆說 : 是我老婆想的 ( 女人果然比較浪漫 ? )
#75

#76 不那麼熱的時候 貓要來坐院子

#77

#78

#79 不看書 也能下下棋

#80

#81

#82 到處都是坐位 隨你想坐哪兒~

#83

#84 接近離開時... 老闆還播黑膠唱盤給貓聽; 生命就該這樣浪費呀~

#85 好奇貓 連古井都玩了

#86 謝謝老闆的耐心忍受... 我這隻愛拍照、愛問問題的貓

#87 平日來~ 幾乎包場 ^_^

#88 很矛盾的心情, 人多貓不愛... 沒人又怕店存在不久

#89 混了一下午... 回家才發現外觀一張都沒拍

那日~ 是大年初六, 還沒營業
順便看看當天 ( 24-02-2015 ) 貓拍了什麼~
https://garfield-cat.tian.yam.com/posts/86624002
完整照片 https://garfield-cat.tian.yam.com/album/10682445
書集喜室。二訪照片
https://www.facebook.com/pg/lianggarfield/photos/?tab=album&album_id=1477463205693158
書集喜室在哪兒 ??
鹿港鎮杉行街 20號
距離龍山寺側門約 1分鐘腳程
營業時間
週三 ~ 週日 am 11 : 00 ~ pm 17 : 30
粉絲專頁
書集喜室
以下資料來源 : http://subtpg.tpg.gov.tw/web-life/taiwan/9608/9608-06.htm
「前通街、後到溪」的 老街屋建築
瑤林街、埔頭街的建築結構,基本上沿襲福建
俗稱「 手巾寮厝 」的街屋型態。
手巾寮厝是泉州古民居較為普遍的沿街面建造的建築類型。
它巧妙利用地勢特點,是一種前面沿街市、後面靠溪岸,
同時,建築內部採縱向延伸又呈帶狀形式的長條型、
商店與住家合一的特殊 建築。
因此, 利用臨街設店,屋後接鄰河溪以利水上貨物運輸,
有「前通街、後到溪」的美稱, 俗稱「街屋」 。
街屋也稱為「店屋」,門面寬度大約3至4公尺,
間相連形成一條市街,門面 各自 採單間
(傳統建築門面的兩柱之間,稱「一間」)木架結構,
格局通常為三進式附樓層,第一進為店面,
通常傳統 街屋 門面的木板是可以拆卸的,方便直接對外開門營業。
門面一進的屋頂部份均設夾層式「半樓」
做為儲物或供夥計睡眠之用,
門口設「亭仔腳」(騎樓)採檐廊式
它的特點是,夏天能遮陽,雨天可蔽雨,
不但使店家能照常營業,也方便路人通行歇腳與瀏覽貨品進行交易。
街屋的第 二、三進為樓井、神明廳、住宅、天井、倉儲、廚房等空間,
每棟街屋左右兩側為公共牆壁,不能開窗,
故必須靠天井或屋頂開天窗等提供通風及採光之需。
街屋內部深長,具有層層引伸的感覺。
由門口廳、前房、正廳、天井、大房、後房、或後落等組成。
街屋整體 結構通常有二落、三落的進深,
宅內留有一道前後貫通相連的巷路,
這種泉州式民居住著商家老闆一家人與夥計,
結構緊密簡潔,內部空間也被充分運用。
-
0
- 0
